习总书记对家庭、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论述,如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”、“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,和顺美满”等等。这些重要论述对推动建设“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”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有重要指导作用。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的精神,引导教师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并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,第三党支部组织思政课部、公共课部教师在线学习讨论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,同时录制微党课加强教育宣传。
图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部分论述
“三代书香秉红烛,一家11人育桃李”,王希老师出身于教育世家。她的爷爷奶奶是老党员,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部光辉历程。王希老师说:“他们用双手和汗水辛劳耕作,用智慧和奋斗铸就荣光。自己作为一名思政教师,更要注重传承红色基因,涵养良好家风,立德树人担使命,接续奋斗新时代。”
高泰鑫的爷爷也是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。高泰鑫老师表示,要秉承党的信念,传承爷爷的党员精神:“作为红旗下成长的新一代,我们何其有幸,生于其怀,承一脉血流淌;作为爷爷的子孙,我既要传承淳朴的家风文化,也要在党的光辉下发光发热,为人民服务!”
张冬苹老师教导儿子们要继承祖辈的淳朴与勤学,她说:小时候,自己的父亲边干农活边讲古老的故事,让我领悟了‘耕读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’的道理。而今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下一代,希望他们能 ‘承乾坤之正气、立天地之威仪’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”
左图:王希老师爷爷奶奶;右图:张冬苹老师带两个儿子参观和学习
张意薇老师录制了《品读琼州故事 传习清廉家风》微党课,挖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,为大家讲述“无瑕之玉 可为国器”的家国故事。她回忆起一件对她影响至今的小事:儿时第一次包书皮,父亲将书纸和胶带裁剪得齐整且恰到好处,未浪费分毫。她说:“父亲告诉我生活是一点一滴积累的,勤俭节约的习惯要从小养成,未来才能从容不迫、优雅生活。”
李萌老师分享了她勉励儿子的话:“学习如攀登,兴趣是动力,勤奋者才能领略山顶无限美好风光。愿你热情满满,兴趣无减,勇往直前。家是你坚实的后盾,永远要谨记勤为本、德为先、和为贵。”
左图:张意薇老师女儿做家务;右图:李萌老师儿子
蔡家丽老师谈起亦师亦友的姐姐对自己的教诲:“小时候,姐姐就是我的启蒙老师,带着我看各种各样的书籍;上学时,姐姐是我的朋友,在我迷茫时给予我鼓励与帮助;工作后,姐姐亦师亦友,时常提醒我,对工作要有责任心,不可触碰师德底线。”
魏灵玲老师育儿有道:“不要用玫瑰的标准去苛求全世界所有的花朵,要让每一朵花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色彩和芬芳。为母,就如同园丁种花,要给予孩子安全、温暖、自由的环境,使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。作为一名教师、一个母亲,我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长。”
左图:蔡家丽老师姐姐;右图:魏灵玲老师和儿子
徐玲老师希望孩子有一颗助人为乐、与人为善的心,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她用父母的话教诲女儿:“你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机会,认真学习,‘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’,只有怀着勤学上进之心,才能成就一番事业。”
唐艳老师说:“我希望女儿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理想、有良心、知行合一的人,希望她善于用心去感知生活中的美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左图:徐玲老师和女儿;右图:唐艳老师和女儿
徐钊老师家中常出现父母子女共同学习的美好画面,他特别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,还形象地将家庭比喻成港湾和船帆:“累了,家就是港湾,给我温暖和慰籍,为我加油打气,助我整装待发;同时,家又是一艘船,一家人扬帆起航,同舟同济,驶向美好。”
徐雪景老师谈到家庭时充满了人生况味和幸福甜蜜:“四年时间,从单身到为人妻、为人母,深深感受着‘安家’的幸福美好。现在,爱人在外地工作,周末才能团聚,但公婆从乡下来到海口,成为‘小家庭’的坚实后盾,让自己的工作无后顾之忧。房子虽小,但‘爱’很大。有了家人的互相扶持,家就成了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。”
左图:徐钊老师和孩子在看书;右图:徐雪景老师爱人和儿子